据英国媒体《每日星报》4月26日报道,虽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辐射区内的所有居民都被官方强制搬离,但是这些年来,很多人不顾核辐射危险,又搬回到了自己原本的村庄居住。他们大多数是习惯了故土的老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搬回辐射区内的荒凉村落。
1986年,当时还是还在前苏联统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个反应堆发生连锁爆炸。大量辐射物质散发到大气层中,覆盖了四周大面积土地。这次灾难被认为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事故,造成的损失高达两千亿美元。根据当时联合国发布的声明,共有50人在灾难中丧生。不过按照核泄漏的严重程度,估计有另外4000余人丧生于核辐射的后续影响。事故之后,科学家们称,这一区域在未来的两万年内都不合适人类生存。大约有35万当地居民被强制撤离周边区域,核电站附近的乌克兰北部城市普里皮亚季完全变成了一座被遗弃的禁区。
展开剩余55%不过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成百上千的居民无视安全警告,重新返回了他们处于辐射区的家园。这些被称为“核难返回者”的人,遍布在整个核禁区里的162个小村庄里。90岁高龄的伊万·萨米雅诺克(Ivan Shamyanok)就是其中之一。伊万说,虽然他们住的地方离反应堆非常接近,但是他和妻子从来没有感觉到任何身体不适。2016年,伊万接受了一次采访。他告诉媒体:“这栋房子以前是我的姐姐和姐夫的,他们在事故发生后决定搬走,然而没多久就因为过度焦虑而去世了。我则一点也不会感到焦虑,照常生活。每天会唱歌,在院子里散步,慢慢地开始一天的日常。”伊万和妻子搬回到村落后,依然照旧地种着水果和蔬菜,还养了牛、猪和鸡等家畜。妻子去世后,孩子们也搬到了其他地方,如今高龄的伊万和外甥是这座村庄里仅剩的两个人了。他说:“人们不会回来了。那些想要回家的人已经都离世了。”
玛丽娜·科瓦琴科和她的两个女儿也属于“返回者”家庭。她们搬回到距离核事故中心约18英里(约28公里)的一个小村庄里,靠着种植蔬菜自给自足。同时也从乌克兰政府领着每个月132英镑(约1188人民币)的补助金。和她们一起搬回这个村庄的还有另外十个类似的家庭。当问起来为什么选择搬回来的时候,一个女人咯咯笑着回答:“因为这里是全乌克兰生活花费最低的地方了。”
发布于:天津市